首 页

校园动态

iF设计奖获得者谢穗坚对话设计学院青年学子,谈“我眼中的设计”

2022年04月22日 10:25   设计学院   点击:[]

近日,由设计学院教师谢穗坚设计的作品“FUN TOGETHER”沙发斩获2022年德国iF设计奖,激发了设计学院广大青年学子的自豪感和创作热情。20级家具专业2班学生温轼对谢穗坚进行了采访,以师生联动方式为对话榜样、开拓灵感。

以下为采访实录:

温:谢老师如何理解设计源于生活

谢:“为生活而设计”是我进行产品设计的重要准则。对于现阶段的同学而言,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爱自己、爱身边的人。关注自己及身边人的生活行为。在为别人进行设计之前,首先为自己做好设计。因为我们总是最理解自己需求的人。

以这件参赛作品为例。对于70后、80后而言,客厅很重要,是家庭成员相互交流的重要空间。但现在,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,客厅的作用其实不那么大了。你们这个年龄的同学回家,大多拿着手机宅在房间里。客厅面积最大、装修花费最多、通风和采光条件最好,现在却变成了几乎利用率最低的家庭空间。我觉得,设计是基于研究内容进行问题思考的。怎样把中国的客厅空间激活?多功能只是这件产品的表面,我们要找到中国家庭的真正需求,并通过设计满足这些需求。

温:这次得奖作品,“创新这一项得分最多,如何把常见的事物创新化

谢:这次作品的两个高得分点是灵感创意和与独特性,特别是独特性方面得分较高。怎样找到设计灵感呢?灵感不仅来自生活,灵感也可能来源于大自然,来自身边的方方面面,我只是比较关注生活行为方面的研究罢了。希望大家可以在学习期间多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法。

温:学生来说,如何抓住家具设计的痛点及痒点?

谢:这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经验。同学们暂时经验不足,是因为进入大学之前的18年,关于美学上的、生活上的经验,全部是自发形成的某种惯性或直觉。当你从事这个职业之后,不断研究别人的作品,进行真正的生活研究,不断设计方案,长期坚持下去,自身关于设计的方方面面就会慢慢有所积累。

解决问题通常是我们进行设计、造物行为的目标。绝大多数的好设计都在解决问题。解决人的发展问题、解决功能上的问题、解决造型问题、解决色彩问题等等。那么,同学们在设计时,能不能找到一些问题,然后解决它们?当然,设计也会涉及到一些更高层次的问题,比如天文地理、历史传承、人文哲学……但我觉得解决问题是最基本的要求。对我而言,所谓的“痛点”和“痒点”就是设计师找到产品的目标人群,并通过深入研究之后,归纳出来的那些亟需解决的问题。

温: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如何取舍作品的艺术性和商业性?

谢:我认为设计不是纯艺术。每个学校、每位同学都有各自的定位。基于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,设计学院非常重视同学们的设计能否落地,这也是大家走向社会、融入社会的重要问题。这也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,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所在。当然,在同学们把基础打扎实的同时,也非常鼓励大家做一些颠覆性的设计尝试。

上一条:能源教研室党支部党员积极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
下一条:“集思广益解疑难 创新出路求发展”——学生资助中心开展2021-2022学年学生资助工作培训

地址: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德胜东路   邮政编码:528000
收费咨询热线:0757-22327061    收费投诉举报热线:0757-22327209
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1413号 / 信息产业部备案:粤ICP备09215086号
Copyright © 2025   冰球突破MG(中国)官方网站 版权所有